原油配资网 戈尔巴乔夫与赫鲁晓夫安葬在了一起,苏联在哪里安葬?

发布日期:2025-02-07 21:25    点击次数:59

原油配资网 戈尔巴乔夫与赫鲁晓夫安葬在了一起,苏联在哪里安葬?

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在俄罗斯,乃至世界上都很著名。

因为

不是有钱就能睡在这里的,契诃夫、果戈里、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乌兰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如果把名单抄下来,几乎半个俄罗斯的艺术、科学、政治灵魂,都安葬在这里。特别想备注一下,这里也安葬了三个中国人:王明及其妻女。

戈尔巴乔夫死后也下葬于新圣女公墓,而在这里还安葬着另一位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他们两个是“唯二”的未进入红场的前苏联最高领导人。

我个人觉得,如果赫鲁晓夫还有发言权,他一定不会欢迎戈尔巴乔夫的到来!

赫鲁晓夫的墓碑为一黑白花岗岩组成的、反差明显、风格独特的雕像作品。为什么要采用黑白相间的设计风格呢?

设计师本人一直守口如瓶,而好奇的人们也并未在赫鲁晓夫的相关档案中找到与此相关的蛛丝马迹,于是众说纷纭。

展开剩余73%

后人研究者中,有人对赫鲁晓夫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他曾为苏联的“改革”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苏联的“邓小平”。但他也有过,他的失误和鲁莽也曾给前苏联的革命事业带来损失。所以,黑白相间,代表了他一生的功与过。

有的人说,设计者及其家属始终认为,赫鲁晓夫由党的最高领导人一夜之间成为养老金领取者,是一场阴谋。黑色代表当时不公正的终治,白色代表公正评价赫鲁晓夫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也有人说,黑白相间是赫鲁晓夫性格具象化。因为赫氏一生,既鲁莽又狡點,时而大胆果决,时而瞻前顾后、优柔寡断。黑与白反映了他矛盾性格的两面。

还有人说,黑白代表黑夜和白天,象征着其功绩将与天地共存。

而戈尔巴乔夫的墓碑就被设计的如一个20世纪80年代末的老式电视机,里面的画面就雕刻出他宣布苏联解体的那一幕。这是一种纪念,还是一种讽刺呢?

戈氏与赫氏有两点是类似的:他们都是前苏联领导人里的“改革派”,他们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赫氏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时候,戈氏刚刚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并加入苏联共产党不久。赫下台前后,戈氏开始走上地方政府的领导岗位。两人在改革的时间上相差了将近30年,但两人的改革的命运却很类似:在短短的几年里便被各种反对的势力联合绞杀了。

我在《

从勃列日涅夫女儿的腐败谈起

》一文中特别引用过一个数据:1981-1985年苏共开除了42.95万名党员;1986-1989年开除了49.84万名。大约十年间,被开除出党的人数有近百万。

这种力度的反腐并未拯救前苏联,甚至可能还加速了前苏联的灭亡,为什么?

我指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这种反腐本身是基于权力,而不是法治。基于权力的反腐,必然导致权力在反腐的过程中不断集中,权力越集中,越得不到监督,权力寻租的空间越大,成本越低,结果就是腐败越严重。

2、当大部分拥有权力的人都腐败了,你现在想要消灭腐败,那么腐败当然也会消灭你,于是苏联的灭亡就成为腐败者们的众望所归。那么一群腐败的人建立的新国家,又怎么可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呢?而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独联体国家普遍存在着民主法治不昌,而寡头腐败横行的现象了。

赫鲁晓夫死后三十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三十年,戈尔巴乔夫走了。

有诗云,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原油配资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