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28 22:08 点击次数:139
(一)人祖神话传说股票上杠杆资金
在淮阳地区,人们十分崇信伏羲和女娲,他们亲切地称伏羲为“人祖爷”,称女娲为“人祖奶奶”,每遇到事情都会虔诚地祭拜他们,希望人祖能显灵保佑,他们相信只要虔诚,人祖一定会保佑他们。在淮阳流传了很多关于人祖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传说和故事,这些神话传说和故事一代代传下来,深刻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这里的神话最显著的特点是与淮阳当地的风物紧密而广泛的结合,如,县城里的白龟池、画卦台等名胜都与伏羲的“功绩”紧密联系,这些神话传说从侧面刻画了伏羲和女娲。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伏羲和女娲的名字都是战国时才开始出现于记载的。伏羲见于《易·系辞下》,《管子·封禅》,《庄子·人间世》等,女娲见于《楚辞·天问》,《礼记·明堂位篇》、《山海经·大荒西经》等,二者并称则始见于《淮南子.览冥》篇,”闻一多先生的考证得出以下结论:
1、伏羲和女娲在典籍中的记载相差无几,具有同一性。
展开剩余91%2、伏羲和女娲是人首龙身,源于龙图腾。
3、伏羲和女娲是夫妻且是兄妹婚,这些结论如今也得到了其他专家和学者的赞同。同时出土的汉画像中伏羲和女娲人首龙身的交尾图也证实了闻一多的研究。
首先关于伏羲的出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诗含神雾》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伏宓羲”),这是说伏羲是华胥踩了雷神的脚印而生出的,在淮阳地区也正流传着这样的神话:
传说很久以前,华胥国内有一条河,名叫雷河。这条河源自雷泽,有一个雷神住在雷泽中,不过雷神脾气不好,他经常发怒。一发怒,就拿着大鼓在天上敲打,地上就雷雨大作,河满坑满,淹没房屋、农田,也淹死了很多人。这时一位名叫华胥的姑娘出现了,她设法拯救当地的人,而且不远万里到了雷泽,一不小心踩到一个大脚印里,过后就怀孕了。雷神对华胥说:“只要你和我一起,我就上天从此不再为害人间,”华胥想了会儿就答应了雷神,以后,人间就安定了。后来,华胥生了一个男孩,就是伏羲,因为伏羲是雷神的孩子,故他天生就有异能。
这则传说与史料中记载的伏羲生于感生神话的情节相吻合,伏羲是华胥踩了雷神的足迹而孕生,这可能是产生于远古的母系社会时期,当时流行“走访婚”,那时的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不清楚人的出生奥秘,于是就创造感生神话。并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伏羲的出生跟葫芦也有关系,这和葫芦作为生殖的物化也有一定的关系,闻一多先生就考证伏羲,即“伏牺”就是葫芦。再次,太昊陵的伏羲像就是人首蛇身,这与神话中的描述是吻合的。
还有一则是说伏羲是公主与狗所生的神话传说:
从前有个宛丘国,给外国打仗打败了。宛丘国王就下令百姓想办法,还说谁能打败敌人,就把女儿嫁给他做老婆。百姓们都没有办法,这个时候不知从哪跑来一条狗,狗还站在一只乌龟的肩膀上.正当人们觉得稀罕的时候,一会儿就刮起了大风,连石头都刮到了天上,再一看,那些敌人死的死,跑的跑。国王请狗吃饭,可狗不吃,给它金银财宝狗也不要,一问才知道狗非得娶公主做老婆不可,国王可为难了,不想把闺女嫁给一只狗啊。这时候一个人说:“国王你不用害怕,把狗放在一个大缸里,四十九天后它就能变成人了。”国王没办法就按那个人说的做了,可才到第二十七天的时候,公主害怕把狗饿死了,就把缸盖弄开了,一下子从缸里跑出一条金光,再一看,缸里是一个怪物,它的头是人的样子,可身子是狗的样儿后来起个名叫伏羲。
这一则神话说伏羲由狗变化而来,这可能与图腾信仰有关,据淮阳太昊陵工作人员介绍的内容来看,伏羲时期,淮阳县有很多部族,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同时,捏泥泥狗的老艺人介绍说泥泥狗是人祖爷的陵狗,说伏羲是人与狗所生也可能是后来传说附会演变而来的,现在在淮阳的人祖庙会上到处都可见的泥泥狗正印证了这一点。
伏羲由狗变化而来的狗首人身的传说与南方的盘王传说有一些相似,但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中国的西南地区民间流传有《盘王歌》,讲的是帝女也就是公主开始是将一条小狗当成生活中的宠物养,狗与公主在一起生活,行卧不离公主,双方有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后来狗才会去参加战争咬死番王,其实是为了公主的安全,保护公主。
总之,以上两则神话传说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伏羲的身份问题,而且依据史料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其次是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这在淮阳周边地区是妇孺皆知的:
传说在很早的时候,有一天,天塌了地陷也塌了,都留下伏羲和女娲俩人。那时候,吃的、用的都没有了,他俩饿了可没吃的,后来他俩去找救过他们的那个老白龟帮忙。可不知道它在哪,伏羲和女娲就一边找一边叫白龟,有一天走累了,他俩就在河边歇会儿,女娲看见河边有可多小石头儿,一看石头有呦像人,有呦像猪、羊。女娲对伏羲一说,伏羲也觉得像,过一会儿,女娲给伏羲说,要是他们都是活得那都好了,伏羲想想对女娲说:“要不咱捏泥人吧,说不定捏嘲像还真能活哩”他俩就挖了泥捏了起来,一会儿就捏了一大堆,还给泥人画了眼、嘴。奇怪的是,放地上晒一会,小泥人都活了。他俩不停嘲捏,后来有一天下大雨了,伏羲和女娲赶紧把小人挪到淋不着雨的地方,来不及了,伏羲就用扫帚扫,不小心扫掉了小泥人的眼、脚、腿等,小泥人活后,就成了瞎子、瘸子等残疾人。
这则传说是说人类是伏羲和女娲用黄土捏制的,强化了他们生育神的地位,这也是母系社会末期和父系社会初期的现实写照,人们当时还不能真正明白生命的奥秘,于是就加入神话的元素来解释人类的产生,这与现在太昊陵的生殖崇拜信仰有深刻的渊源。
同时,当地还流传一些人祖爷显灵的传说,强化了人们对人祖的信仰:
在淮阳地区流传了很多关于人祖爷显灵的传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人祖爷夜巡的传说,说是每到天黑,人祖爷就挂一个红灯笼,在大街上巡夜,遇到抢劫、偷盗、不孝等恶人,就严厉惩罚他们。
这则有关伏羲显灵的故事,表现了伏羲在当地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他统管人间的所有事务,保佑一方平安,这也是当地民众至今仍对人祖虔心礼拜的因素之
总之,以上就是流传在淮阳当地的几则神话故事,民众几乎都能随口说上几个,这些故事一般与当地至今留有的遗址或物化象征物有一定的契合度,这些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人对人祖伏羲和女娲的崇拜,把他们当做守护神和生育神,世代都很虔诚地敬拜着。
(二)伏羲太昊陵庙会的功能
太昊陵庙会和其他庙会一样,也具有庙会的一些基本功能,如娱乐、贸易、传播教化等,但每个庙会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以突出庙会的实质,太昊陵古庙会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保平安和求子孙两个方面。
1.祖先崇拜的延伸——保平安
当代的太昊陵庙会开始的那天,政府都要组织举办盛大的太昊伏羲祭典,这种官方举办的祭祀典礼称为“公祭”。公祭结束后,民众自发的祭拜就开始了,数不清的香客开始涌进太昊陵,场面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他们大都来自周边县市,还有周边省市,如安徽、山西、河北、湖北等,还有来自台湾和海外的华人华侨,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人们都是来祭拜人祖的。伏羲氏定姓氏,淮阳成为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发源地。现在我国常用的3000多个姓氏,均可追溯到伏羲氏,据考证,李、陈、王等100多个大姓则直接起源于淮阳,故太昊陵每年都有万姓朝祖大庙会,无数海内外的华夏子孙聚集于太昊陵追念人祖,寻根淮阳。
信众们手里拿着黄裱纸、纸钱,怀里抱着高大的香烛、有的直接扛在肩上,这些祭品都很有地方特色,如香是很高的炷香,俗称“高香”,上面还印着“人祖保平安运香”、“人祖赐福,保佑人财大兴旺”等,总之都打上了人祖的标志。人们说说笑笑,气氛很喜庆,浩浩荡荡去祭拜人祖。
在众多的香客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朴实的农民,也有衣着光鲜的城里人,他们虽有不同,但是都是抱着一个信念来到太昊陵这个神圣的地方。笔者去的那几天随处可见到60、70多岁的老人,他们有的是一两个人一起,有的是--队人一起,穿着简单朴素,手里提着布包,拿着在陵区外面请好的香纸,看起来风尘仆仆。他们都是怀着对人祖的崇敬之情来到太昊陵,以求能得到人祖的保佑。在陵区内还随时可见打着龙旗的“香会”,他们由会首领着,排着队,唱着歌,吹着响器R,每到一处就停下来叩拜,很虔诚。这些“香会”大都来自周边的县市,他们有自己开车来的,也有包车来的,一个香会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人员也是有男女都有,组织性很好,他们也是每年都会来太昊陵的。在人祖的塑像和陵墓前,人们跪地磕头,摆上贡品,共同祭拜人文始祖,祈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人祖能保佑他们全家平安。
2.生殖崇拜的遗留——求子孙
中国人的传统自古就是多子多福,自然人们都希望自身能有生殖力,生育出尽可能多的子孙。太昊陵庙会期间,众多的香客除了朝拜人祖,求人祖赐福并保平安外,很大程度上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向人祖伏羲和女娲求子孙,保佑能子孙满堂。而在庙会上向人祖求子孙也是庙会的主要活动,伏羲和女娲繁衍人类,孕育了华夏子孙,拥有强大的生殖力,故香客们多向人祖祈求子孙,笔者在实地调查期间,询问了很多香客,这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都说到太昊陵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子。这一点从淮阳当地流传的关于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中也可以找到支持。
在淮阳不仅流传有人祖造人的传说,而且在太昊陵内还保存有与求子有关的的风物。子孙窑是原始社会女性生殖崇拜的物化,据说只要心诚摸了显仁殿边上的子孙窑再拴个娃娃回家就可以实现求子的愿望,求子如愿后,每年都要到太昊陵还愿,还愿的时候还要给人祖送楼子R或者说还旗杆。此外,通过拴娃娃的方式也可以求得孩子,泥泥狗和布老虎也是生殖崇拜的物化,请一些泥泥狗、布老虎等也是求子习俗的表现。还有祭祀伏羲和女娲繁衍人类的原始巫舞“挑花篮”等,这些原始的带有太昊陵庙会独特标志的风俗都是生殖崇拜的印记。所以,众多的香客在人祖庙会期间到太昊陵求人祖赐子。神奇的是,香客通过向人祖伏羲和女娲求子往往也能灵验,故在庙会期间,随处可见怀抱孩子、手拿祭品旗杆和楼子来还愿的信众。
太昊陵庙会作为一个千年大型古庙会,同时又由于人祖伏羲和女娲的影响,其主要功能就显而易见,求子和保平安也就成了香客们祭拜人祖的最大意愿。
(三)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生殖崇拜信仰文化圈
台湾学者林美容对信仰圈做过细致的研究,她认为信仰圈是“以某一神明或(和)其分身信仰为中心,其信徒所形成的志愿性宗教组织,信徒的分布有一定的范围,通常必须超越地方社区的范围,才有信仰圈可言”。
从她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信仰圈的形成的三个必要条件:
1、一个为信仰中心的神明。
2、信徒自愿性的宗教组织。
3、信徒的范围大于信仰中心。
借用林美容对信仰圈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是以人祖爷以及其分身神明为信仰中心和主要祭祀对象的。庙会期间,众多香客和信徒都是自发来到淮阳祭拜,他们中有的人是一两个人结伴而去,但也有很多是以团体的形式去的,这些“团体”在当地俗称“香会”3,它们是其成员自发组成的,而且很多香客和信徒都不是本地的,他们来自周边县市或更远的地方,怀着对人祖的虔诚和对庙会上的生殖崇拜信仰的崇信而来到太昊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信仰圈在地域范围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淮阳县这一地域。
对人祖伏羲的信仰和祭祀在古代就已经很兴盛,几乎历代官方都很注重对人祖伏羲的祭祀,在淮阳县内至今还有太昊陵、画卦台、白龟池等有关伏羲的圣迹,当地流传的神话传说也加强了人祖存在的真实性。为期一个月的人祖古庙会上,官方还会每年举办公祭,同时民间的祭拜则通过向人祖求平安、求子以及求子还愿的仪式来体现,这些活动都加强了人祖信仰的传播。同时庙会上的其他神灵信仰也备受关注,如观音娘娘、玉皇大帝、西王母、太上老君、北方真武大帝、财神爷等,每位神灵的享殿内都是香火不断。民国时期,杞县教育实验区等组织人员调查太昊陵,据调查资料显示,当时在庙会期间每天都有几十万人,香客中除了淮阳周边县市的,还有河南南部、山东曹州、安徽正阳一带的,他们怀抱对人祖的虔诚之心,不远千里而来,希望能得到人祖和其他神灵的保佑,且能子孙绵延。可见,当时人祖信仰以及有其衍生出来的生殖崇拜信仰已经超过了地域范围,据笔者调查,这一信仰圈是以淮阳为中心,呈同心圆的形式向外辐散。
据调查分析得知,淮阳太昊陵的人祖生殖崇拜信仰是以淮阳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外辐射传播,并且随着计划生育放开二胎政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及庙会上人员的一些调查,辐散范围还有扩大的迹象。在淮阳的周边县市,如上蔡、商水、项城、信阳等地都有有关伏羲的神话遗址,可见伏羲的影响比较大,当地的民众还修建了供奉人祖的子庙,定期祭拜,只是这些庙的声誉没有太昊陵大。在这些地方人祖以及生殖崇拜信仰影响会这么深刻,笔者推测有可能交通便利的原因,淮阳地处周口市中心,颍河流经周口,淮阳有蔡河,而信阳、商水等地水路交通也比较发达,所以在这一条线上的地区人祖信仰会早先得到完善的传播。我的家乡太康县距离淮阳县50公里左右,虽然离淮阳很近,但是以前交通不便,故影响了人祖信仰的传播。后来交通的便利促进了人祖信仰以及衍生的生殖崇拜信仰的传播,在笔者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故事,人们也深信会得到人祖的庇佑,不能生育的求了人祖就能如愿生子,但是在我的家乡附近却没有人祖庙。其实,在村庙里供奉着送子奶奶,但是人们如果想要求子最先想到的不是去拜送子奶奶,而是去太昊陵拜人祖爷和人祖奶奶。有人问过村里一户结婚多年不能生育的杨姓人家,他们说:“人祖爷和人祖奶奶很灵,俺家好几年没有生小孩,到太昊陵拴个娃娃,没几个月就怀孕了,真是神了。”可见,人祖生殖崇拜信仰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是超越其他送子神灵的。
如今由于太昊陵庙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国家把淮阳作为伏羲的专祀地,在加上如今交通也便利了,人祖生殖崇拜信仰信仰得到了更好的传播股票上杠杆资金,除了大陆的香客外,海外华侨、港澳台侨胞也不远万里而来,他们到太昊陵寻根问祖。淮阳太昊陵生殖崇拜信仰圈是以其信众的分布为范围的,地域广,由于移民的原因,其信仰空间在不断扩大。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