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1-28 22:53 点击次数:56
直径242米的风车叶轮迎风转动,驱动深海网箱养殖管理10万尾海鱼;百万斤身形不足0.5毫米的轮虫帮助破解鱼苗存活率低的难题,加速海水鱼苗产业发展壮大;荔枝园装上智能化设备,育苗工厂诞生新奇多样的荔枝新品种……走进阳江市阳西县,看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提质增速,引领海洋牧场建设,为荔枝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阳西新质生产力,时长共1分12秒)
新质生产力助力阳西做大做强深海养殖和海水种业产业!
创新风渔融合装备
开辟深远海养殖新航道
收鱼了!在离岸70公里的阳西县沙扒镇青洲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与网箱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矗立在湛蓝的海面上,黄色基座上拉起了庆祝成功收鱼的蓝色横幅。10月中旬开始,“明渔一号”迎来了第二季规模化养殖的收鱼阶段。作业人员在线上简单操作,一筐筐鲜活肥美的海鱼便被自动捕捞上来。
“本季收鱼超过8万斤!”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智能”)“明渔一号”项目副总工翟宇祥介绍,从6月投苗至10月收鱼,本次养殖周期100多天,期间“明渔一号”还成功抵御了17级超强台风“摩羯”的冲击。
10月中旬开始,“明渔一号”迎来了第二季规模化养殖的收鱼阶段。
据介绍,“明渔一号”采用风渔融合模式,是全球首次实现绿电一体化直供养殖的低碳渔业设备,海面以上1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4368万度,海面以下则是5000m³的智能养殖网箱,基座固定在48米深的海床上。由风电机组发电供应网箱养殖系统,实现绿色低碳养殖。
“明渔一号”采用50年一遇环境海况条件抗台风设计,通过创新网衣方案及海工技术突破解决南海海域台风频发难题,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此外,“明渔一号”还采用了智能化渔业养殖系统,通过大数据和AI计算,实现智能投喂、智能监控监测、自动洗网、自动收鱼等功能。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风机观测数据平台,就可以实时远程查看并进行养殖作业,解决了深远海养殖无人值守与看护的难题。
2023年“明渔一号”投金鲳鱼苗1万尾,收鱼9000余斤,验证了深远海养殖的可行性。今年6月开启第二季规模化养殖示范,投苗近10万尾,增加养殖了金头鲷、黑鲷、白花鱼和紫红笛鲷等多种鱼种,最终实现收鱼8万余斤,首次实现了“深远海风渔融合规模化养殖+鱼种混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明渔一号”第二季投苗近10万尾,增加养殖了金头鲷、黑鲷、白花鱼和紫红笛鲷等多种鱼种,最终实现收鱼8万余斤。
深远海养殖的优势何在?明阳智能一名负责人介绍,深远海水质污染少,高流速、高溶氧的海水为鱼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实现海洋渔业的提质增产。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的融合发展为深远海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还能解决近岸养殖空间受限、海域污染、资源荒漠化等难题。
掌握轮虫生产技术
破解海水种苗繁育难题
开辟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离不开优质的海水鱼苗。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恒生水产合作社”)经过多年研究,成功掌握了轮虫的生产技术,打通了海水种苗繁育的关键环节,极大提高了鱼虾幼苗的成活率。
“刚孵化出来的鱼虾幼苗只能吃非常小的饲料,过去通常用蛋黄等粉状饲料,但效果并不好,鱼苗的成活率不足一成,大量未被吃掉的饲料还容易导致水体污染。”恒生水产合作社社长林李泉介绍,轮虫体形微小,多数不超过0.5毫米,是大多数经济水生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逐渐掌握了轮虫的养殖技术,用轮虫代替传统的粉状饲料,鱼虾幼苗的成活率可以提升至七成以上。”如今,恒生水产合作社建有200亩的轮虫养殖塘,每年生产200万斤的轮虫,还供应给当地其他养殖户繁育鱼苗,极大提高了鱼苗质量和存活率。
恒生水产合作社社长林李泉在观察轮虫的情况。
得益于轮虫饲料的成功研发,阳西县水产种苗产业得以不断做大做强。公开资料显示,阳西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海水种苗养殖基地,海水种苗养殖面积3.2万亩,年产海水种苗27亿尾,年产量占全省的70%,产值约4.45亿元。
走进恒生水产合作社的工厂化繁育车间,先进的循环水工厂化育苗设备为海水种苗繁育提供了最优质的环境,各种海水鱼类的亲本游弋在一个个圆形养殖池中。林李泉介绍,如今恒生水产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从亲鱼、鱼卵、鱼苗到成品鱼的循环生产链,掌握了黄鳍鲷、金鲳鱼、黑鲷、美国红鱼等近20种鱼类的繁育技术,每年生产鱼苗近3亿尾,产值达1亿元,还带动当地1000多户农户增产增收。
新装备助力荔园高效管理
科技加持稳固良种优势
更先进的装备和技术也为阳西的荔枝产业带来了更强大的驱动力。
“过去需要多名工人干一周的活儿,如今不用一个晚上就可以搞定!”在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西荔王”)的荔枝园里,荔枝树上架起了管线和自动喷雾装置,地面铺设了一行行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的管道,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个小型的气象或土壤监控设备,这是西荔王在荔枝园引进的智能化设备。西荔王项目经理陈龙舟介绍,在当地政府和广东省农科院装备所的支持下,西荔王在600亩荔枝园里安装了数字化装备,让荔枝种植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只见陈龙舟在微信上打开一款小程序,登录后便可在线上直接操作管理作业。他介绍,过去为100亩荔枝施肥,需要1名工人耗费半个月的时间,为100亩除虫打药则需4名工人忙活4天,如今利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灌和喷灌设备、喷雾打药设备,只需在手机上动一动手指就能一夜之间完成这些作业,工作效率是传统人工的数十倍。
“特别是在打药方面,害虫多数都是夜间活动,但是人工打药一般只在白天,而新的设备可以全时段作业,可以针对害虫活动时段开展作业,效果更好。”陈龙舟表示,平时通过气象和土壤监测设备实时了解各片区荔枝园的情况,为果园管理提供详细的数据参考。
阳西是广东优势荔枝主产区之一,是省内目前拥有荔枝品种最多的县域。
阳西是广东优势荔枝主产区之一,是省内目前拥有荔枝品种最多的县域,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会长补建华建立的“百荔园”收集和保存了国内外荔枝种质资源品种达330个。
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持下,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与西荔王成立了荔枝产业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升级荔枝种业芯片,不断为阳西荔枝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辐射带动周边荔枝产区技术升级。
比如,通过高接换种方式将劣质品种改良为妃子笑、桂味、岭丰糯、仙进奉、井岗红糯、红蜜荔、巨美人等品种,在国内实现了荔枝良种覆盖领先。据了解,传统的方法从嫁接到挂果大概需要四年时间,而补建华研究推广的高接换种方式仅用两年便可实现荔枝满树开花。如今,补建华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荔枝育种基地100亩,荔枝杂交育种优株10000余份,越来越多新奇的荔枝品种在阳西诞生。
撰文:李国华
设计:钟淇淇
视频文案:李国华 吴凯澜
来源:南方农村报